受疫情影響,2022年4月8日起,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4月7日,國際教育學院接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召開了黨政聯席會議,制定了“國際教育學院關于封校期間教學工作的安排意見”,從“能來盡來”對保證教學質量及維護學校穩定的層面進行了全體動員,然后從教學內容、教學安排、教學準備、封校前各項工作的時間節點以及封校期間的教學保障等六個方面對線上、線下教學進行了統一部署,按照“安排意見”,教研室主任和教師各司其職、分頭行動,有條不紊高質量完成封校期間線上線下教學工作。
4月8日下午2時,國際教育學院14名教師留在學校線下教學,24名教師居家線上教學。受孩子上學影響,目前國際教育學院線下教學共有12名教師,涉及56個班級,學生2671人。線上教學共26名教師,涉及121個班級,學生6287人。為保障線上教學質量,學院采取了教師每節釘釘直播自錄課、每節課結束教師撰寫教學日志發至國際教育學院釘釘群、教學指導組不定期進入教師的直播課堂聽課等形式進行教學督導,保證線上課程高質量完成。
一、線上教學問題的發現與解決——教學日志與體會交流
線上教學不可能每次都完美,受網速、環境等因素影響,教學質量可能會打折扣。這些細節問題需要一個個發現、一個個解決,國際教育學院通過教師每日在釘釘群發送的教學日志發現教學中的各種問題,通過教師線上教學心得體會大交流,集思廣益,找到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推廣好的經驗。
1. 教學日志
國際教育學院要求教師每節課結束都在釘釘群發送本日教學日志,具體內容包括“今日完成的教學任務”、“今日布置的作業”、“今日學生的反饋”、“今日的課堂反思”及相應的授課圖片。由教學秘書匯總所有線上授課教師的教學日志,教研室主任負責檢查各自教師線上課程是否按照教學進度正常進行。書記、主任、副主任每天都閱讀教師的教學日志,教學副主任匯總了教師們在線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進行集中解答。
2. 教師線上教學心得體會大交流
線上教學進行兩周之后,針對教師教學日志中反映的問題,國際教育學院要求線上授課的26名教師寫了“教學心得體會”,內容包括“在線上授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解決方法”以及“值得推廣的經驗”。
26名線上授課的教師共發現43條問題,提出71條解決方法和39條認為可以推廣的經驗。如耿蕓老師嘗試了釘釘在線課堂的教學模式,發現了該教學模式的五個好處,可以有效解決課堂出現的插入文本、輸入文字、舉手回答問題卡頓、延時等細節問題;王正平老師會定期檢查學生的課堂筆記,評選優秀筆記,定期檢查學生的課文朗讀,課堂不過關的同學,課后要求學生私發錄音給她,并逐一糾正他們的發音,確保他們的線上線下英語學習不掉隊。韓海華老師為了掌握學生是否在專心上課,采用了要求學生全員出鏡、隨機課中點名或回復指定數字等方法。她還采用連麥、答題卡、學生發起直播展示內容、隨機拍照發釘釘群或作業端等多種形式互動結合,有效地提高了線上課堂的教學質量。還有細心的王江安老師提醒大家要給筆記本電腦平時充滿電,萬一小區停電,就用筆記本電腦里電池的備用電,同時結合鏈接手機的熱點,可以繼續網課。……
二、線上教學的保障——自錄課與聽課
1.釘釘自錄課
教師們充分挖掘釘釘對于教學的技術貢獻,提出了釘釘直播還可以自錄課,供學生們將來有需要時回看。國際教育學院也利用了釘釘自錄課的這一特點,要求教師們自錄課,以備教學指導組隨時檢查。
2.教學指導組進課堂
同時,教學指導組不定期進釘釘課堂聽課,觀察學生和老師的上課情況,出現問題及時匯報。
三、線上教學對學生的指導——智慧樹、雨課堂、圈子、微信及其他
教師通過在線提問、小組匯報和小組互評等方式檢查學生課下預習情況。除采用學習任務單、釘釘平臺上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個別交流、作業評價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外,還使用了智慧樹、雨課堂、微信等方式指導學生。
1.智慧樹線上學習
充分利用智慧樹上的大學英語精品自建課程資源,督促學生完成智慧樹的單元測試和短視頻觀看的任務,通過平臺反饋弄清楚沒有按時完成作業的同學的具體原因,進行單獨指導。
2.釘釘圈子朗讀課文
為了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國際學院要求每名教師都讓學生在釘釘圈子里進行課文朗讀,教師糾正學生的發音,讓學生學會張嘴讀英語、說英語。同時利用釘釘圈子提交作業,通過設置功能,杜絕學生下載他人作業。
3.雨課堂測試、釘釘或微信指導
通過雨課堂測試了解學生接受知識的情況:每單元學完后在雨課堂進行詞匯測試;讓學生參與雨課堂答題、投票、發送彈幕、投稿等,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利用釘釘、微信等平臺,通過語音留言方式或直接通話等方式跟蹤學生作業完成進度和情況,進行實時指導。
四、線上教學的深化——集體備課、理論學習推送與教學競賽指導
1.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對于大學英語的教學尤為重要。封校期間,兩周一次的集體備課改為線上進行。教師們通過集體備課,掌握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思政點的辨識及教學、重點詞組的理解、長難句的處理以及線上教學出現的各種問題等。集體備課是大學英語高質量教學的基礎。
2.理論學習不間斷
封校期間,各項工作應該正常進行,國際教育學院共給老師們推送了13個關于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產學研協同育人、翻譯、科研選題及論證等話題的外語類知名專家主持的高端論壇或講座;5個教發中心組織的線上教學及能力提升的講座;以及3個提高學生語法、演講、四六級備考等話題的講座。讓教師通過理論學習武裝自己,更好地進行教學與科研。
3.指導教學競賽提高教學質量
“以賽促教”是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另一個有效抓手。本學期國際教育學院共成立了四個教學競賽組,涉及教師19人。競賽組除了學習學院推送的講座之外,另外還專項觀看了往屆“教學之星”教學大賽視頻、評委對大賽的點評、解讀等10余次;組織參賽教師設計問卷,調查收集學生意見和建議;參賽教學團隊線上開會討論9次,線上模擬教學3次。
同時組織參賽團隊系統學習了文秋芳教授產出導向法的理念、教學步驟、課堂評價方式等,教師們通過理論學習,提升了教學理念,在教學團隊中起到了很好地引領作用。